畢節一中關愛離退休教職工晚年生活
畢節一中關愛離退休教職工晚年生活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學校原黨委書記胡清珍、離休干部樊心斐兩位同分別志獲得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這是畢節實驗區的榮譽也是畢節一中的驕傲。胡清珍同志表示:“感謝黨的教育,感謝祖國的培養。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獲得如此珍貴的殊榮,讓我的親人朋友們一起分享,是你們的支持鼓勵,伴我前行,感恩祖國,感謝你們!”這字字句句,沉淀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對黨的忠誠和對祖國的感恩。
七十載的豐碑,七十載的眷戀,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88歲的離休老干部樊心斐老師接受畢節電視臺采訪,并在10月10日畢節電視臺新聞聯播中播出,樊老師飽含熱淚感慨地對記者說到:我覺得共產黨對我們已經夠關心了?,F在,中央統一領導,是很強大的了。祝愿新中國一天比一天好,國家力量一天比一天強,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沒有黨和中央統一領導哪有家,我們國家從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都離不開黨的領導。作為新時代的承建者我們更要有擔當有作為把學校建設好、發展好,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奉獻力量。
向老同志學習的同時,為著力弘揚中華民族孝老愛親傳統美德,著力解決老年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學校開展了“孝老愛親、向上向善”為主題的系列活動,進行走訪慰問、志愿服務、老年優待、文化體育、老齡宣傳等活動,為離退休教職工辦實事、做好事、獻愛心。
接地氣,樹新風:學校是傳播正能量的主“陣地”,學生品德修養來自于家庭和學校教育。為樹立學生尊敬老人、關愛老人、贍養老人的傳統美德,教育學生關愛老人,感恩父母。德育處組織全體學生參加“敬老月”征文競賽,對學生提交的征文進行評比,并進行了表彰。
關注老同志生活:近年學校離退休老同志在學校黨政領導關心下,找到自己的“家”。建立了離退休協會,將老同志團聚在一起,讓他們感到心有祖國大家,情系一中小家。老同志們在學校提供的離退休“教工之家”活動室看書看報、下棋等自娛自樂,安享晚年之趣。
關愛老同志健康:健康是人之本,學校沒有忘掉這些為學校發展作出貢獻的老同志,每年學校均組織離退休教職工參加體檢,近的在本地指定醫院檢查,遠在外地的就近檢查,讓離退休教職工更多感受到黨的溫暖,學校的關心。
走訪慰問: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屈小鋒帶領副校長黃河在 “重陽節”前夕,到88歲離休干部樊心斐老同志家走訪看望,送去了市老干局和學校的慰問,校領導在與樊老師拉家常中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情況,同時也了解了樊老師的身體情況,讓其注意身體。屈小鋒校長還看望退休后一直堅持為學校撰寫校史的老校長吳昌榮老同志,感謝他為學校發展作出的貢獻,并祝福他老年節快樂,健康長壽。
發揮老同志余熱: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為進一步提升黨員干部和中層干部的黨性修養,9月29日學校黨委邀請學校老校長吳昌榮老同志為大家作畢節一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畢節紅色歷史傳統教育。吳昌榮老校長從新中國來之不易、勿忘紅色歷史、強國夢兩個百年目標三方面進行宣講。他談到1840年至1949年的歷史,是舊中國兵荒馬亂、民不聊生、遭受列強侵略的血淚史,是一部屈辱史。經歷了一百多年的腥風血雨,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艱苦奮斗二十八年,最終在1949年建立新中國。新中國成立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人民建設發展新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然而,生活越美好,我們越是不能忘記革命先烈奮斗過的紅色歷史。吳老校長深情地向我們介紹了曾生活在畢節這塊紅色熱圖上的幾位烈士:他是被周恩來總理稱贊值得全黨永遠紀念、被評為為新中國成立作出貢獻的100位英雄模范之一的地下工作者錢壯飛;他是第一個把黨的革命火種帶到畢節、建立貴州地下黨第一個黨支部的林青;他是熟讀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地主、說死也要死在紅軍長征里的長衫老人周素園?;仡櫸羧諐槑V歲月,吳老校長的講述讓參會同志深刻感受到黨的偉大,大家對共產黨人堅定的革命信念、忠誠報國的勇氣和敢于擔當的浩然正氣有了更透徹的感悟。
學校將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進一步作調研工作,進一步做好離退休教職工工作,提升師生員工對敬老、愛老、贍養老人的意識,發揚中華傳統美德,讓離退休教職工的晚年生活有意義、更幸福!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 畢節市關工委蒞臨畢節一中看望慰問家庭經濟困難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