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格障礙?
什么是人格障礙?
一般來說,人格障礙是從童年或少年期開始,并持續終生的顯著偏離常態的人格,到目前為止,導致人格障礙的原因還不完全清楚,但是各類人格障礙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偏執型、分裂型、自愛型、邊緣型,還是回避型、依賴型、強迫型與被動型的人格障礙,他們都有不定紊亂的心理情感和難以接近相處的人際關系。這也是各類人格障礙最主要的和為特征。這一特征往往給他人造成很大的痛苦和麻煩,甚至會引起事端和禍害。
(2)具有人格障礙的人總以為自己對別人、對社會沒有義務、責任可言。傷害了別人也不會產生內疚與悔恨的感覺,而且還對自己的行為做出自以為是、理應如此的辯護。這種人總是把自己的想法放在首位,以自己的利益壓倒一切,而不顧及他人的心情和感受,總之,對不道德的行為沒有罪惡感。
(3)具有人格障礙的人經常把外界的社會上的正常的事物看作是荒謬的、不可理解的,應該擯棄的,把自己所遇到的任何困難、任何疑問都歸咎于命運或別人的錯誤,他們感覺不到自己身上的缺點,也始終認為自己是不需要改正的。
(4)有人格障礙的人,走到哪個地方,就會把自己的仇視、不滿、固執、懷疑帶到哪里。無論怎樣的新環境都要受到他的這種行為特點的影響。
(5)這種人總是通過別人的埋怨甚至強烈的反抗來揭知他們的怪癖和不良行為,自己從不會感到有什么病痛、心情不安,或者想不通弄不明的地方來求勝于他人。對于他們所作所為導致別人的傷痛和悲傷,他們卻泰然自若,無動于衷。
這些特征是廣大心理學研究者所公認的。心理學家們對主要的人格障礙進行了分類。他們認為,人格障礙可以分為三大群。第一群以行為怪癖、奇異為特點。包括妄想(偏執)型、分裂型等。第二群則以情感強烈、不穩定為特點,包括自戀型、戲劇化型、反社會型等。第三群則以緊張和退縮為特點,包括回避型、被動攻擊型、強迫型、依賴型人格障礙。